设备外观及部件检查
每日检查:运行人员应每天对刮泥机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桥架、轨道(针对矩形二沉池)等是否有变形、裂缝或者腐蚀的迹象。例如,仔细查看桥架的钢结构部分是否有油漆剥落、生锈的情况,一旦发现要及时处理,防止腐蚀进一步加剧。同时,要检查刮泥板的磨损程度,刮泥板与池底接触的边缘部分如果磨损严重,会影响刮泥效果,需要及时更换。
定期检查:每周或每月进行一次更详细的部件检查。对于驱动装置,要检查电机的接线是否松动,减速机的油位是否正常、有无渗漏。如果油位过低,应及时补充相应型号的润滑油;如果发现渗漏,要找出渗漏点并进行修复,防止润滑油泄漏导致设备损坏。另外,对于圆形二沉池刮泥机的中心旋转部件,要检查旋转轴承的密封情况,确保污水和污泥不会进入轴承内部。
润滑管理
定期润滑:根据设备的运行时间和说明书的要求,定期对刮泥机的关键运动部件进行润滑。例如,对驱动装置的减速机、圆形刮泥机的中心旋转轴承、矩形刮泥机的行走轮和导向轮等部件,一般每
1 - 3 个月进行一次润滑。润滑时要使用合适的润滑剂,如减速机应使用规定型号的齿轮油,轴承可使用润滑脂。
记录润滑情况:每次润滑都要做好记录,包括润滑的日期、部件名称、使用的润滑剂种类和数量等。这样可以建立设备的维护档案,便于追溯设备的维护历史,也有助于预测下一次润滑的时间。
运行参数监测与调整
速度监测:通过安装在驱动装置上的速度传感器或者通过观察刮泥机的运行周期,监测刮泥机的运行速度。如果速度过快或过慢,会影响污泥的刮集效果。例如,对于圆形刮泥机,正常的旋转速度一般在
1 - 3 转 / 小时,如果发现速度异常,要检查电机、减速机是否出现故障,或者是否受到外部因素(如池底摩擦力增大)的影响,并及时调整。
负载监测:利用电流互感器等设备监测驱动电机的负载电流。当刮泥机的刮泥板遇到较大阻力(如池底有异物堆积)时,电机负载会增大,电流升高。一旦发现电流异常升高,要立即停止设备运行,检查池底情况,清除异物,避免电机过载损坏。
污泥清理与池底维护
定期清理污泥斗和排泥管道:对于二沉池底部的中心泥斗或者排泥口附近的污泥,要定期进行清理,防止污泥堵塞。一般每周至少清理一次泥斗,每个月对排泥管道进行冲洗。可以采用高压水枪冲洗排泥管道,确保污泥能够顺利排出。
检查池底平整度:每隔一段时间(如半年或一年)检查池底的平整度。池底不平整会导致刮泥板与池底接触不良,影响刮泥效果。如果发现池底有凹陷或者凸起,要及时进行修复,可以采用水泥砂浆等材料进行填补。
电气系统维护
电气元件检查:定期检查刮泥机的电气元件,包括开关、接触器、继电器等。查看这些元件的触点是否有烧蚀现象,接线是否牢固。例如,接触器的触点如果烧蚀严重,会导致接触不良,影响电机的正常启动和运行,需要及时更换触点或者整个接触器。
绝缘检查:每季度对刮泥机的电气系统进行绝缘检查,使用绝缘电阻表测量电机、电缆等设备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应符合设备的要求,一般电机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
0.5MΩ。如果发现绝缘电阻过低,要找出原因并进行修复,如检查电缆是否破损、电机绕组是否受潮等。
季节性维护
冬季维护:在寒冷地区,冬季要特别注意刮泥机的维护。由于污水温度较低,可能会导致一些部件冻结。例如,要检查减速机内的润滑油是否会因为低温而凝固,如果凝固可能会影响减速机的正常运行,需要更换适合低温环境的润滑油。同时,要防止排泥管道内的污泥结冰,可以采用伴热措施,如缠绕电伴热带等。
夏季维护:夏季气温较高,要注意检查电机的散热情况。确保电机的通风良好,防止电机因过热而损坏。可以清理电机周围的杂物,检查电机的散热风扇是否正常运行。